欢琴
悠扬深情的陕北民歌《兰花花》中唱道:“青线线那个兰线线,兰格英英的彩,生下一个兰花花,实实个爱死人;五谷子那个田苗子,数上高梁高,一十三省的女娃哟,数上个兰花花好。”我眼前就是一个小兰花花,我想若干年后,这个叫“欢琴”的娃娃必将出落得水灵灵的“兰花花”。
第一次在北山小学遇见众多的娃娃们蹲在地上写字,出于好奇,选拍了一些读书、写字的镜头。当时欢琴是张圆圆的脸蛋,配上个有神的眸子,挺挺的鼻梁,翘翘的小嘴,倒也有几分可爱,不想三个月再去挨家挨户送照片时,跟随的娃娃说眼前这女娃就是欢琴,我还真是不太相信。小娃由圆脸变成了瓜子脸,当拿到我上次拍的照片时,露出了甜甜的微笑。在作“问卷”时,围观了不少娃娃,可欢琴倒能闹中取静,认真地做着她的“爱好”与“未来理想”的蓝图。
2002年6月至2003年1月间我又为欢琴纪录了不少好看的镜头,很多人看了都说是我从城里带去的娃娃,其实在陕北这个沟沟坎坎,村村落落里有着许多似“兰花花”一般的俊女子。这里人常说:“圪里圪瘩种出好糜子,憨老婆姨生出好女子。”
2003年秋日的一天,我带家乡的同伴从伏义河村步行去刘家山村,全程三十余里,全是山路,翻沟攀梁,途经北山村时,同伴终于挺不住了,瘫倒在地。也是,长期坐办公室,没走过这么远、这么艰难的路,怎能不倒?其实我也累了,大家索性坐下来休息。这天是星期日,村里学校关闭,学生娃都在家中,可学校院墙外,此时有几个娃在玩耍,走近一看,其中有欢琴,她穿着一件枣红碎花的对襟棉袄,披着个没有编扎的长头发,个头也比以前高了许多,一笑还是那样甜甜的。欢琴也认出我来了,所以很愿意配合我的拍照。经过调度、选景,拍了背景有黄土山梁的照片。不知不觉中,我身边多了个人影,原来那老兄此时也不知哪来的精气神,左右忙乎起来,上窜下跳,“卡、卡”,快门不时连动着。拍毕,我请欢琴转交给其他娃娃照片后,我们继续朝刘家山村赶路。这时同伴像换了个人,也不叫嚷着累了,我问为何?他说:“这娃拍的真过瘾。”是啊,如此疲劳地奔波一天,唯有收获才能充实着体力,支撑着信念。
2004年7月,我是专程来此拍摄这批娃娃的近况的,可不巧这娃今日和妈妈跟集去了。我只得扫兴返回邻近的刘家山村。临走给欢琴爸爸留下一句话:“傍晚娃娃回来叫她来刘家山,我还要给她拍照。”做父亲的拿着上次给欢琴的照片,喜滋滋地满口答应:“没问题。”回到刘家山村,直等到太阳快要落山,不见动静,逐人到山梁上去吆喝;对方回话“就来了”。终于等到欢琴的来到,是由她妈妈陪同,可没想到的是一脸的不高兴,小嘴也翘得高高的,妈妈说:“今日跑路熬了,她不想来,硬拖她来……”话未落音,欢琴竟然哭了起来,拍摄当然无法进行。我耐心等待,可等了上好一段时间,情绪虽有所稳定,但太阳已渐渐入西山,院落处在阴影中,只得拉着娃来到窑顶山梁上,此时光线倒是甚好,可娃的情绪始终无法舒展开来,总是绷着个脸,撅着小嘴,一双红红的眼睛时而还噙着泪花,即使这般也算对我此趟的回报吧。我只好支起三角架,在远处用长焦不动声色地拍了几组镜头,好在漂亮娃娃怎么看都不难看,生气也有生气的可爱。
晚间闲聊,房东告诉我,其实欢琴的妈妈是她的亲姨妈,亲妈生了四个女儿,一个儿子,欢琴是老三,从小抱给姨妈抚养,长大后回到亲妈处反而显得陌生,不习惯,所以如今也就不准备回去了。即使回去,也算作走亲戚。不知欢琴的亲妈是怎么想的,是不是生的女娃个个如“兰花花”?有机会我想去那个村子看看。
冯欢琴
1994年3月24日出生
北山小学二年级学生
家里有爸爸、妈妈、姐姐、哥哥
我爱学习
长大了当一名医生